December 23, 2015

識都唔講普通話

時事 , 海外港人 , 生活
業主 Kargut 向卑詩省人權法庭投訴業主會䦒會用普通話。一圖勝千言,觀乎身後的「非住戶禁止入內」告示無英文對譯,想必受華文業主欺負良久。(圖:nationalpost.com

加國傳媒報道,溫哥華附近的列治文一個共渡屋苑(condominium,類似香港的私人屋苑,業權由業主按份數共同持有),業主在業主會前收到通知,會議將會用普通話進行,英文翻譯只會在事後補上。非普通話人業主覺得被歧視,畢竟美加的業主會(美國的 homeowners association,加國的 strata council)不是聯誼會,而是法定組織,權力甚大,類似香港的業主立案法團。加拿大的官方語言明明係英文和法文,用普通話開會,非普通話人如何提問,如何質詢?

開會當日,業主 Kargut 錄音取證,一個半小時的業主會果然夠膽死全程都用普通話。最頂癮的是,最後與會者竟然詢問 Kargut 有無問題。事件現在鬧上卑詩省人權法庭,有待裁決,但已經引起全國嘩然。

幸好類似情況暫時未出現南灣,大概是因為普通話人的比例未致於有力排擠其他族裔,而且美國政府比加國政府強勢,令他們未敢明目張膽排斥非普通話人。不過,普通話取代英文的現象,在辦工室還很普遍。

金融海嘯以來,灣區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多,大公司和中小企都不斷擴張。華資公司固然多以普通話人為主,不少美國科技公司也出現很多普通話人的小圈子,甚至有些團隊全部都是普通話人。這種情況越來越普遍,鎅下人就在這個環境下工作過,除自己和老細之外,全都是大陸人。平日私下社交食飯講普通話,當然不是問題。但當開會埋位傾公事也用上普通話的時候,就要問下自己,究竟我用不用普通話?

曾經試過用普通話交流,但很快就呻笨。用第三語言普通話去接收資訊,再翻譯成英文講出,單單是辯論就下下慢了幾拍,理解對方想法變成聆聽考試。明明在美國工作生活,英文還過得去,為何要搵自己笨?若果自己不是華人,懂不懂普通話還是個問題嗎?

最後決定放棄普通話,堅持所有公事討論要用英文,我才參與討論。若果用上普通話,我也會自己當眾用英文重覆一次,確保無誤才接下去。不出幾日,所有公事討論就變回自己擅長的英文。受惠的不止自己,由於用多了英文,前後左右的路人也可以隨便打把口,和其他非華人同事的交流也多了。當然,文化單一的團隊一般和公司主流都有文化差異,但至少用英文令團隊融入了公司主流多少少,少少咁多。

2013 年 9 月,灣區 San Leandro 市議會決議於 10 月 1 日在市府懸掛中共五星旗,美其名「表揚歷代華人移民的貢獻」,親共僑領幾乎得逞。幸好當時會議以英文進行,當地市民和主流傳媒能夠了解和介入,項目才被市長否決。否則,單用中文寫文講幾多次中共如何虐待境內美國華人親屬,殘殺的華人如何的多,恐怕也只在華人圈子塘水滾塘魚。

香港人在美國,要捍衛廣東話可能陳義過高,畢竟人丁單薄,今非昔比。但最低限度有責任維護英文在公共場合通行。只有一個英文通行的環境,才能確保美國香港人的生存空間不被普通話人殲滅。香港人和普通話人之間的矛盾,才會有美國主流做緩衝,有美國核心價值作仲裁基礎。在日常生活中拒絕普通話,就算不能扭轉語言消長大勢,最起碼將自己置於英文語境之中,被普通語語言偽術「忽悠」的機會,又小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