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5, 2015

新舊煙花

生活
July 4th 獨立日,灣區不同地方都有放煙花,密集不少地方可以同時看到兩處煙花,聽到幾處煙花聲。鎅下人不例外,和至愛親朋到 Foster City 看煙花。黃昏未到,不少家庭就在預先封了的大馬路上駐紮,當中不少更自備食物,煙花前野餐。美國人最鐘意戶外活動,一有機會就帶整副「架撐」--摺櫈(軟棉棉有背的,不是十大武器之首)、地鋪。一家人玩玩 pictionary,食食三文治,過一過 quality time。

Foster City 煙花前個幾鐘頭的霸位盛況
夏天日長,天遲遲未黑,煙花在九點半才開始。都是耳熟能詳的圖案,事事如是,最後結尾的煙花用上美國旗的三隻色--紅白藍,簡單中顯心思。



Budget 所限,一般灣區 city 的煙花都很簡單,而且大多無配樂,就算有都是古典音樂或者軍樂類型的進行曲。反正看煙花最重要的就是氣氛,人多熱鬧,哪怕是最簡單的煙花,只要配以人群歡呼聲和隆隆炮火聲,自然身心舒暢。



回想起細個時候,香港煙花一年一度,年初二才有,就算是現在回看都很精彩。配樂堅係中西合壁,中樂西洋古典歐西流行皆有,easy listening 之餘不失品味,雅俗共賞。打頭陣的中樂最應節;中間 Holst 的《Planets》組曲,果然好似黃子華所言:「九大行星逐粒爆俾你睇」;最後播 Handel 的 Hallelujah 雖然頗無厘頭,但配合氣氛和香港中西合壁的格調。最緊要的是,這場煙花代表着大日子,可以簡單,最緊要隆重。

十幾年轉眼即逝。近年只要除夕時身在香港,都會到海傍看倒數煙花。現在香港的煙花很鋪張,特別多古靈精怪橋段,不過始終比不上灣區十年如一日的煙花,甚至連節日氣氛都談不上,單看煙花也不知是甚麼大日子。可能是煙花太多太密,又可能是每日的幻彩 fing 香江令人看膩維港表演,但對我來說,最難頂的還是 taste屎。



不知幾時開始,香港煙花用的都是商場音樂,看煙花如看商場 show,不看也不可惜。例如 2013 的除夕煙花,開場的 Auld Lang Syne 配樂俗氣如迪迪尼的每日煙花,令維港上的刁鑽煙花陣式顯得像拉斯維加斯賭場水池 show。中間的廣東版廣告味濃,但已經算是最正常的一段。之後幾段普通話歌是唱給自由行聽的,我當聽不到。最後結尾將柴可夫斯基愛國序曲《1812》 結尾改編,貫徹全場煙花風格,亦即是商場 show。《1812》紀念俄羅斯擊敗拿破侖軍隊,中間的《馬賽歌》滾水淥腳,代表法軍落荒而逃。放在香港除夕煙花結尾,難道代表蘇俄傳人擊敗歐美餘孽?

 一面看着香港煙花,一面不禁在想:煙花畢竟是唯美的表演,花巧不如壯觀,最壯觀的煙花莫過於萬花齊發。如其浪費時間看住一幢接一幢大廈的噴煙,不如將所有煙花一次過放晒。San Diego 三年前就試過一次,效果好過香港的煙花多多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