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面對希拉莉,桑德斯和奧巴馬戰績迥異。(Source: youtube.com) |
放工揸車,扭開收音機,聽到希拉莉宣布勝出初選,取得足夠民主黨提名,出戰十一月總統大選。民主黨提名,除了初選結果之外,還有一大班可以按自己意志投票的超級黨代表 superdelegates。理論上還有很多 superdelegates 未表態支持,已經表態支持希拉莉的,亦有機會倒戈,一切要等到七月民主黨開大會才確定下來,不過翻盤機會微乎其微。桑德斯表面上繼續戰鬥,但競選工程主調已經慢慢由參選變為政治革命 political revolution,向不公義說不。
對上一次激烈初選,已經係八年前希拉莉對奧巴馬。當時希拉莉已是政壇老油條,老公克林頓出任八年總統期間常常曝光,甚至參與政事,推動健康保險改革。其後再選上參議員,前前後後已經在華盛頓打滾 16 年之多。相比之下,奧巴馬四年前才剛剛在民主黨大會上嶄露頭角,keynote address 驚為天人。當年奧巴馬,今日桑德斯,同樣挑戰老油條希拉莉。人們不禁要問,點解奧巴馬得,桑德斯唔得?
奧巴馬比希拉莉後生足足 14 年,選總統時才 47 歲。嗌起口號「Change」來,總算有點說服力。再加上黑人出身,當選總統的話,又確實係破天荒。對上一次的同類突破,已經要數到 60 年代的愛爾蘭裔天主教徒甘迺迪。奧巴馬的經濟立場,自初選以來都和希拉莉差距不大,中間落墨,未有因此得失太多支持者。
桑德斯比希拉莉更老,已經 74 歲。兩人屬同一世代,大學時期經歷民權運動,當時奧巴馬十歲未夠。桑德斯早在 1990 年就晉身眾議院,至今在聯邦議會已經超過四分一個世紀。雖說是獨立無黨派,但由於有份創立民主黨的進步派黨團 Congressional Progressive Caucus,所以一直都被視為民主黨同路人。 舊年正式加入民主黨,人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奧巴馬的「Change」尚且能夠打動人心,少數族裔抬頭在望,桑德斯「Feel the Bern(按:食字,Bernie Sanders 的 Bern 諧音 Burn)」就流於支持者打飛機。其他人也許會思疑:桑德斯老矣,尚能飯否?一個從政幾十年的白人老餅當選總統,連新氣象都談不上。
桑德斯在網絡上似乎聲勢巨大,在後生仔圈子支持者眾,這點連希拉莉都承認。無他,桑德斯在選舉工程只打一個議題:財富再分配。桑德斯是當今聯邦議會之中最左翼議員之一,篤信北歐模式的社會民主主義,經常拿北歐國家和美國比較。具體政綱以北歐國家為標準,例如大學免費。他又經常評擊希拉莉和華爾街關係密切,和美國最有錢的 1% 人壟斷財富,政綱猶如「佔領華爾街」宣言。
這條進步派 progressive 路線固然受到不少美國土生土長的千禧世代 millennials 愛戴,他們平時雜誌看 New Yorker,新聞看 NowThis、Huffington Post 或 Washington Post 之類的網媒。在他們眼中,桑德斯是個完美的進步派政客,知我所想宣我盼望,比奧巴馬更 pure 更 true。只不過,選戰主打北歐模式和貧富懸殊,對於其他選民似乎不太奏效。中產選民會記住桑德斯為 2010 年的刺激經濟方案拉布,將中產選民和有錢富豪一視同仁,反對延續布殊時代的減稅措施。少數族裔未必認為猶太白人桑德斯比同為白人的希拉莉可靠,因為桑德斯一直重覆着反種族主義的八股 lip service,具體主張欠奉。反而希拉莉得到絕大部分少數族裔民權組織背書和民主黨內大部份政客的推薦,求其在唐人街問個金山阿伯阿婆,多數都係支持希拉莉,至少講得出名。再者,桑德斯的演說用字偏向艱深,土生土長美國人不會察覺,但母語非英文的新移民要聽得明,往往要查字典。
桑德斯的支持票,當中有幾多是希拉莉的抗議票,暫時未知。桑德斯的路線和綠黨重叠,綠黨幾年前就曾經接觸桑德斯密謀一齊出選。今年總統大選會否重演 2000 年綠黨出選,取得近 300 萬票而令民主黨戈爾落選,共和黨最開心的歷史,值得買定花生。今次不是小布殊,而是膠力深厚的川普。
希拉莉宣布勝出初選,川普隨即抽水,呼籲桑德斯支持者過檔,寸到無倫。 |
桑德斯去年宣布參選,主題環繞貧富懸殊,當時大概無人預計桑德斯能夠和希拉莉鬥到翌年六月。(Source: nytime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