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天日的舊報紙 - 某香港中學鬥委會

5/25/2016 文革 , 歷史
東華三院第一中學鬥委會出版的學生報《東風》(鎅下人攝)

香港地居住空間狹窄,祖居的書櫃一律放着兩排書。封面精美見得人的放在前排,八十年代的讀者文摘精裝叢書、厚厚的全英字典,儘量令客人隔着玻璃望到,會有書香世家的錯覺。不過那些放在後排,或者放在不透光櫃的甩頭甩骨舊書舊報紙,才最有趣。幾年前祖居裝修,這一堆堆舊書舊報紙暫時重見天日。執起每一本,都不自覺仔細咀嚼。

這些書籍報紙,都是六七十年代的廉價印刷,封面質地和內頁一樣,都是油印紙,揭多幾揭,自然甩頭甩骨。淪為後排不見天日,似乎無可辯駁。真相是否就這樣簡單,我一直存疑。一大堆魯迅白求恩 Edgar Snow、毛語錄、七十年代親共學聯的出版刋物,保釣六四小冊子、基本法初稿二稿最終版、居英權申請說明等,硬係懷疑這其實是一段記憶。兩老努力隱藏,不想記起,但又未敢忘記。

不見天日的舊報紙

《五一六通知》五十週年,華文世界紛紛回顧文革。香港人回顧六七暴動,政客回顧所謂「火紅年代」國粹派和社會派,我回想起幾年前這堆舊報紙。

六七暴動以港英鎮壓收場,但暴動時期成立的鬥委會(鬥爭委員會)卻沒有停止運作。當中不少更在主流中學裏活動,例如東華三院第一中學,即今日的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埋藏在祖居暗角的舊報紙,正是東華三院第一中學鬥委會出版的學生報《東風》。報紙無標明日期,由新聞內容推斷,出版日期應該在 67 至 68 年。

報紙全部手寫,沒有執字粒。每欄字跡不同,由不同學生執筆。封面左上報名《東風》,下註「東華三院第一中學鬥委會出版」和期數。報名右旁例必有段毛語錄。有時還會蓋上鬥委會印章,中間一粒星,大陸味十足。學生報從不掩飾和中共的關係,有一期還鄭重宣佈得到中央電台表揚自己: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在 8 月 10 日晚上 8 時 20 分對世界僑胞廣播提及香港新聞時,該台鄭重指出,本校鬥委會成立消息,並讚揚本鬥委會會員,以敢字當頭,大學毛澤東思想,在鬥爭中學,在鬥爭中用,越要鬥爭就越要學習毛澤東思想。
對文革的態度亦毫不含糊,
【胸懷祖國】在祖國文化大革命全面勝利的凱歌中春季交易會勝利開幕了⋯⋯祖國人民思想在文革中提高了覺悟,激發了龐大勞動人民的冲天幹勁 
站穩民族立場 打倒港英法西斯

取名《東風》, 顧名思義就要「壓倒西風」。每期例必強調英國佬對中國人的壓迫,罪名由鴉片戰爭數起,呼籲中國人要團結起來,反英抗暴。
【人人都應該投入反迫害戰場】
 ⋯⋯這些壓迫並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長年累月。有壓迫就有反抗,我們是絕對有權反抗的。難道讓他們壓迫了百多年也不夠,還要繼續讓他們壓迫下去嗎?
中國人反對英國佬的迫害和欺淩是正義的。只要你認為自己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你就應抗(投)入這場反迫害鬥爭,這是義不容的辭。
起來吧,不願受英國佬壓迫的同胞們! 
反英抗暴的靠山,當然是新中國。當時本土意識未普及,中學生的父母多為第一代移民,由「中國」團結學生,建立對深圳河以北政權的好感,比今時今日易得多。
同學們,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我們的故鄉在祖國。中國的前途同我們共呼吸共生息,中國的光榮,我們有份兒,中國的創造,我們有責任。看!中國已如山巍然屹立於世界,中華民族已經站起來了,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但是我們可曾分享到這份光榮呢?我們還是鴉片戰爭前弱小的民族嗎?我們還可以任人欺淩,任人宰割,任人笑罵嗎?同學們,有血性的東華三院中學的同學們,讓我們擦亮眼睛,看看事實吧!
當時的東華三院總理和其他社會賢達一樣,站在港英一邊反暴徒,當然要開拖:
【東華精神】東華三院是歷史悠久的慈善機構⋯⋯清末年間,一些總理不但領導三院工作,還大力支持中山先生幹革命,肩擔了「驅逐胡虜」的神聖任務,豎起徹底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按:和史實頗大出入)
目前,港英對同胞不斷地施行血腥鎮壓。本屆「主席」不單不維護民族利益,竟還無耻地對港英主子擺出奴才的順從相,使到傳統的東華精神也為之黯然失色。 
對港英的控訴,除了文章,還有漫畫。漫畫經常出現納粹「卐」字標籤,以示港英為法西斯暴政。時至今日,「法西斯」仍然是華文世界最普及的負面標籤,和英文世界動輒話人「希特拉」同出一轍。

對抗反動校方 粉碎奴化教育

除了主旨反英抗暴之外,《東風》花最多篇幅在學政上,畢竟讀者是學生,校政最貼身。校政當中,最有娛樂性莫過於鬧爆老師校長。這些指控謾罵,遠比今日各校 Facebook secret pages 殺氣騰騰。有一期的「下期預告」更揚言要找出校中「誰位老師最反動,最放得多毒素,則抽出來示眾」。比起今日文匯大公對泛民本土派人士的批鬥,有過之而無不及。

對港英和反動校方的抗議無處不在,連「學校花絮」都指控「反動校方」和當時形象甚差的警察勾結:
【學校花絮】⋯⋯ 20 號,早上,一架豬籠車(按:警車的貶稱)運來了不少便衣和全副武器的警察,與反動校方進行不可告人的勾當。放學時,亦有同樣情形,鬼鬼崇崇,好人有限 ⋯⋯
面對鬥委會的猛烈攻勢,「反動校方」當然不會無反應,在週會譴責搞事學生:
⋯⋯ 在下次週會,校長竟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禮義廉」真是毒辣得很,他竟罵我們無恥!似乎有計劃的,馮錯(按:花名?)又上台向我們轟炸了。我們台下的同學,在左右受到班長領袖生和班主任的監視之下,在極其侷促的氣氛中,受到無情的辱罵,受到了最大的蔑視。你們還記得他們所說的話嗎?「血淋淋的事實!!你們已經打破了今屆畢業同學的飯碗⋯⋯
當時不少教職員都逃不過被改名的命運,校長首當其衝。
代擬校長室門口對聯--贈予--前任校長謝公振有和現任校長吳乸美文
奴化教育者真有 作育英才吾未聞 
對聯嵌入兩任校長名字諧音,學生報如此粗俗稱呼校長,在今日難以想像。除了玩字,當然不少得直線抽擊:
【介紹校長篇(特約)】⋯⋯我們偉大的校長,真有小醜(丑)天才,同學們,不要驚奇,這只不過從外表上而言,仍不能深入刻劃她的真正為人。
此外,她還有「嫁雞隨雞,嫁豬隨豬」及還有「生蟲死得」(註一)的「低價龜獸」 (註二)的作風,所以她站在番鬼佬的立場上,對於作育英寇奴才,不遺餘力⋯⋯近日她黃皮狗眉來眼看,幹此不可告人的臭勾當,真是天曉得⋯⋯
註一:三從四德,註二:大家閨秀 

最能團結同學的議題,莫過於回水。同學家境清貧,自然大條道理爭取這樣那樣的津貼,意見亦當然一致。誰會反對零代價的津貼?
【歡呼「回水」鬥爭的勝利!!】校長、 Washes board(按:似乎係學生會內閣名之類)在本鬥會喝令之下,同學們監視之下,終於向同學們低頭,依照本鬥委會所提出限期之內,清還賣花舟車費⋯⋯ 
【旅行津貼!】為了照顧同學的家庭環境,本會徵得同學們一致的意見,要求校方津貼旅行費二元⋯⋯
校規嚴苛,也要抗議,今次法西斯主角輸到校方:
校方的法西斯法令,不得普通同學由正門自由出入。在本學期,校方又有臭法令規定,橫門在八時十五分才開,由橫門打開時至上課時間實在不足三十分鐘。
總理巡校之日,天氣熱得要死,吳美文強迫同學穿冬季校服,搞到同學滿身大汗,同學無不抗議,反對,弄到怨聲載校。
除了校政,亦有教同學做功課。鬥委會雖然將香港教育制度貶為奴化教育,卻認為瓦解粉碎奴化教育的方法,就係讀通課程。
奴化教育下的教材,數量多得要死!而實用則少得要命!對付繁而煩的「功課」如果沒有兩度散手和幾下絕招,則被港英奴得更慘。
對付奴化教育態度和深圳河以北全面停學相比,截然不同。當時除了少數左校短暫罷考會考之外,一般有幸讀得上去中五中七的中學學生都會參加會考。

時局面面觀

1967 年 11 月 18 日,英磅貶值 14%,港府的英磅儲備隨即縮水。港府宣佈為了香港的「最佳利益」,港元亦稍為貶值。此事隨即成為港英政府犧牲香港人的罪證:
英磅貶值後,香港的幣值可以完全不變,但是,由於港英和它的財團有大量英磅存在英倫,為了不甘而遭受巨大損失,於是強行將港幣貶值,使我同胞成為它的代難者。
實情港府事前對英磅貶值完全不知情。時任財政司郭伯偉更加為這次英磅急貶爭取賠償,並要求倫敦允許港府將儲備多元化,甚至將港幣和一籃子貨幣掛釣,而非固定的英磅滙率。雖然這些全遭倫敦拒絕,但經過一輪拉鋸,立法行政兩局議員威脅總辭,最終倫敦讓步,承諾往後貶值有得賠。

踏入 1968 年,越戰進入新階段。農曆新年期間,南越的越共民兵向美軍發動攻勢(Tat Offensive),成功摧毀剛建成的美國大使館,美軍損傷慘重。人民反抗美帝大蝦細報捷,當然要頭條報道。
⋯⋯經過兩次進攻,沉重挫敗美帝,大長人民志氣大滅帝國主義威風,約翰遜正感到「合理恐懼與沮喪」,在慘敗之餘,頒佈一條增兵緊急法令,以作垂死掙扎的救命符⋯⋯美帝必敗,越南必勝,是肯定無疑的。
左派書局多賣大陸書,國際新聞所用的譯名緊跟中共。這裏的約翰遜,主流香港人所認識的詹森。幾十年後回望,美帝確實戰敗,只是想不到當天正義反帝的第三世界盟友北越,十年後需要祖國出兵,懲戒一下。

鎮壓六七暴動之後不久,香港政府隨即實施一系列懷柔政策,紓緩市民不滿。香港左派逐漸流失支持者,面對社會怨氣漸消,鬥委會唯有提出「改良主義論」應對,批死改良主義必引出更大矛盾,嘗試保住同學支持:
【談改良主義】
自去年五月後,整個香港在改變中,「香港政府」再不敢明目張膽壓搾,似乎處處讓步,處處改革,例如廢除會考不合格制度,偷偷地加稅,增設民政署,改善鹹水問題,增定勞工法例,以軟化工人受迫害的反抗情緒。類似的事情在本校也有發現,例如胡作勇為的郭老等減少對同學的駡暴行為,以前申請半費難若登天,現在校方竟請同學申請免費,校舍也煥然一新,增設沙池,修理籃球架。吳美文也由毒蛇化成美女,不敢與同學和教師作正面衝突,這種現象是甚麼?是改良主義。
⋯⋯改良主義的目的,是給一些被壓迫的人民一些幼稚幻想和愚蠢的希望,使他們能看到向上爬的機譽(遇)。以緩和剝削者和被壓迫者的矛盾。以作維持在殖民地剝削的權利的救命符。
⋯⋯但是,改良主義並不能解決殖民地中剝削者和被壓迫者的矛盾,反而加深和激化,這理由是很簡單,變相加稅和增加免費學位,增加天橋隧道等等措施,一定要錢,這些錢問誰要?問英女皇嗎?問威爾遜嗎?(按:時任英國首相)
這篇《談改良主義》之後,手頭上的學生報亦到此為止,原因不明。母親當時有排都未畢業,日後亦有參與學運,反對學校接受黃笏南冠名。若然《東風》之後還出版,照理應還會繼續收藏。個人推斷《東風》在不久之後就停刊,甚至鬥委會可能也停止運作。

這也難怪,當時土共已經大勢已去,自六七暴動中期開始,社會主流已經離棄土共,倒向秩序一邊,支持港府鎮壓。再加上港府的政策,確實紓緩社會怨氣,土共逐漸成為社會上邊緣人。「改良主義必引出更大矛盾」的預言非但無實現,香港經濟反而在跌跌撞撞之下逐漸起飛,經濟發達,前所未有。現況距離六七暴動時的民怨載道,越來越遠。七十年代,土共一直無法回復當年勇,只能向左傾大學和大專學生招手,將有利中共的國族主義包裝成進步思潮--國粹派。1976 年毛澤東瓜柴,文革在四人幫倒台中落幕,支持文革的國粹派也告理論破產。

難以面對的狂熱

沉浸在這些舊報紙,收穫豐富。六十年代,時人對文革的認知和今日完全不同。這些舊報紙,多少反映兩老成長的氛圍,有血性的民族青年都應支持中共,支持文革解除封建主義對進步的枷鎖,和歐美進步青年一樣反帝國主義。這種狂熱,今日回看,確實難以面對,怎能面對一個帶領中國走向現代化的進步運動,實際上竟然不過是一場人民批鬥人民的權力鬥爭?

往後香港主流社會和左派圈子逐漸疏離,兩老一直活在香港主流,既享受了香港經濟起飛的成果,又遇上香港主權移交,鬼佬撤離香港而開放出來的上流機會。當主流對暴動的評價集中在批判左仔掟波蘿,肯定港英平亂和往後的善治,自己中學時的政治狂熱,變得難以面對。既不能堅持,又不想承認被騙。問起母親中學時的政治立場,她只敷衍半句:「當時人人都左㗎啦。之後冇⋯⋯」望着書櫃後排的那堆甩皮甩骨書,我知道,這半句,只是她想說服自己的版本。

圖一:報名隔離例牌有毛語錄。(鎅下人攝)

圖二:鬥委會印章。(鎅下人攝)
圖三:學生報大概 A3 紙大,前後印刷。(鎅下人攝)
圖四:反英抗暴(鎅下人攝)

圖五:下期預告,抽出反動老師。(鎅下人攝)
圖六:校方的反擊。(鎅下人攝)

圖七:新春攻勢,令全球左翼士氣大振。(鎅下人攝)

圖八:對聯揶揄校長(鎅下人攝)

圖九:直線抽擊,數臭校長。(鎅下人攝)

圖十:英磅貶值,鬥委會宣傳為英國佬打劫香港庫房十五億。(鎅下人攝)

圖十一:漫畫諷刺英國佬同有錢佬合謀打去市民。(鎅下人攝)

圖十二:成功爭取「回水」。(鎅下人攝)

圖十三:對付奴化教育--強記歷史。(鎅下人攝)
圖十四:對付奴化教育--做數。(鎅下人攝)
圖十五:面對港府改善施政,左派提出《改良主義論》應對。(鎅下人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