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報人記者致敬

10/08/2015 文化 , 時事
Iris Chang 和她的遺作《The Chinese in America》(Source: sfgate.com

諾貝爾文學奬今日揭曉,首次有記者獲奬,一反過去幾十年小說作家的紀錄。白俄羅斯記者 Svetlana Alexievich 的作品以非虛構類為主(nonfiction)主題環繞蘇共時期和蘇聯解體後的口述歷史。諾貝爾文學奬表揚 Alexievich 的「作品多層次,堪稱當代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碑(for her polyphonic writings, a monument to suffering and courage in our time)」。



Quote from interview today with 2015 Literature Laureate Svetlana Alexievich.#NobelPrize
Posted by Nobel Prize on Thursday, October 8, 2015
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Svetlana Alexievich 接受諾貝爾奬官方訪問。

未看過 Alexievich 的作品,無從評論獲獎是否合適。不過還是很高興諾貝爾文學奬由寫作非虛構類的作家得奬。事關除了日式推理小說外,鎅下人幾乎完全不看小說,連武俠小說也要透過電視接觸。得悉非虛構類作家得奬,自己平時看的書種忽然「升格」成為「文學」,竟然飄飄然自覺中產文青起來,沾沾自喜。

在美國,無論是公共圖書館、書店、二手書鋪還是 New York Times 暢銷書榜,全都先分「虛構(fiction)」和「非虛構(nonfiction)」,然後才再細分。華文世界一般將 fiction 譯為「小說類」,雖然不凖確亦無不可,反正暢銷的虛構書幾乎都是小說(novel)。不過將 nonfiction 譯為「非小說」就恐怕有 lost in translation 了。很多小說作品都不是虛構,例如近期出了中文版的日本小說《日本最長的一天》,英文版在美國是 nonfiction

非虛構類書要寫得精彩深刻,發人深省,往往比虛構小說更難。要交代鋪陳史實、數據和分析之餘,而不失娛樂性,非常考功夫。這方面正正是報人記者 journalist 特別專長。和新聞記者 reporter  要爭分奪秒出新聞不同,journalist 工作是要將深入報道包裝成精彩的故事,在報刊上刊登。難怪最暢銷的 nonfiction 作者幾乎都是報人記者。今日炙手可熱的作家 Malcolm Gladwell 就是報人記者出身,雖然個人看過他的幾本書講的都係「阿媽係女人」(《Outliers》、《David and Goliath》),也不得不佩服 Gladwell 的行文表達功力,令人目不釋手。將「阿媽係女人」發展成好聽的故事,恰到好處地加入有趣適量史實和研究,是平凡中見功夫。

寫下《The Rape of Nanking》一書而紅的 Iris Chang(張純如)同樣是報人記者。如果有人認為《The Rape of Nanking》是因為南京大屠殺的題材煽情才大賣的話,鎅下人會推薦她的遺作。《The Chinese in America》深入淺出講了美國華人的百年故事。雖然故事歷事近二百年,橫跨不同時代,但一樣緊湊,讀完每一章都忍不住看下一章。集文學、評論和口述歷史於一身,雖然不是原創研究,卻是研究美國華人史上乘入門之作。

讀《The Chinese in America》時不無慨嘆,如此有天分的 Iris Chang 若果不是自殺的話,三十幾歲英年中逝的話,有生之年至少可以出多幾本重份量 nonfiction ,繼續用她獨有之筆觸將華人的故事講給美國主流聽。但願今日的諾貝爾文學奬,能令美國暢銷書榜出現更多口述歷史 nonfiction bestseller ,踏實地講述華人的故事,而不再只是充斥着 Amy Tan 之流,滿足白人獵奇眼光的小說作品。